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工程技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IF = 8.4)发表题为《Water transport modulation, salt recovery and evaporation-induced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MWCNTs evaporators》的研究论文。化学化工学院魏伟杰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界面光热水蒸发技术结合盐结晶处理有望在实际中应用。本研究通过滤纸来负载MWCNTs,用棉棒作为输水通道,组装了0.5-MC@FP蒸发器。制备了不同滤纸层的0.5-MC@FP蒸发器,通过测试来验证0.5-MC@FP蒸发器的蒸发效率和盐回收性能。结果表明在光照下(1kW/m2),0.5-MC@FP-1 的蒸发速率可达到1.33 kg/m2·h,分离蒸汽和盐的效率为80.35%。0.5-MC@FP蒸发器在干燥时光照240 s后,表面温度可达到70 °C以上。0.5-MC@FP-1在10个循环天数的平均蒸发速率和盐回收率分别为1.31 kg/m2·h和39.77 g/m2·h。并且能实现144 h的连续水蒸发和边缘盐结晶分离。另外0.5-MC@FP蒸发器在600 s内能连续的输出电压。这项工作展示了一种可循环连续蒸汽产生、盐收集和连续发电的界面光热蒸发器,为解决水蒸发时盐结晶问题和蒸发器的水传输调控提供了新方向。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02127)、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23MS009)、海南大学科研基金(KYQD(ZR)20042)的资金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6738825000419
DOI: 10.1016/j.memsci.2025.123728.
撰稿:高助威
编辑:李诗琪
审核:潘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