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研究
-
-
2025.05.13
132025.05
生物材料与电子器件团队在ACS Nano发表工程益生菌改善酸性土壤微环境的研究成果
全球农作物的生长依赖于土壤中氮肥(工业合成氨)的大量使用,然而,作物对氮肥的利用效率低,约50%的氮肥流失在土壤和水体中,引发了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大量氮肥的施用造成了土壤酸化,P、Ca等微量元素流失。生物固氮可以缓解当前土壤酸化、微量元素流失等问题,然而,酸性土壤的低pH环境严重抑制固氮菌的固氮作用。开发适用于酸性土壤环境的生物固氮策略至关重要。近日,生物材料与电子器件团队刘用副教授在ACS Nano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anoengineered ...
-
-
2025.05.13
132025.05
能源胶体与界面化学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能源胶体与界面化学团队在材料领域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Polyzwitterionic Gel Electrolyte: Dual Optimization of Polyiodide Shuttle Suppression and Anode Stabilization in Aqueous Zn-I2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聚两性离子凝胶电解质(PZG),实现了对水系锌碘电池中阴极和阳极的双重稳定调控。水系锌-碘电池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成为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
-
-
2025.05.13
132025.05
超薄二维材料的能源/环境可见光催化应用团队在化工三大刊《AIChE journal》上发表研究成果
掺杂一直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普遍策略之一,然而,由于掺杂的不可控性,大多数掺杂剂不能掺杂在催化剂表面。有趣地是,这些不在表面的掺杂剂(尤其是在次表面)通常在光催化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设计合适的掺杂剂来探索次外层掺杂剂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原位水热法将Ce掺杂在单层Bi2MoO6纳米片的次表面,去探究次表面Ce掺杂剂在光催化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将Ce掺杂进次表面改变了BMO的表面微观结构,...
-
-
2025.05.07
072025.05
污染物控制与有机质资源化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期,污染物控制与有机质资源化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4)发表题为“Nonthermal plasma-assisted fabrication of pomelo peel-based aerogel with rich micropores and high hydrophobicity for the excellent adsorption of gaseous p-xylene”的最新研究成果。我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易思琴为第一作者,孙蕾教授和万顺刚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导致空气污染并威胁人体健康。...
-
-
2025.04.23
232025.04
卢兴教授/周威副教授团队Angewandte Chemie:错层堆垛钴基三叠烯框架加速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近日,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卢兴教授/周威副教授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taggered ABC-Stacking Cobalt-Triptycene Framework for Accelerating CO2 Photoredu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纯水相中合成了错层ABC堆剁的钴基三蝶烯框架,实现了高达90%的产率且具备一定的环境兼容性(在东坡湖、白沙门公园等自然水域采集的水样中亦可合成)。进一步地,研究团队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发现,...
-
-
2025.04.11
112025.04
计算化学及分子构效关系团队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
计算化学及分子构效关系团队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二维(2D)Dion-Jacobson(DJ)钙钛矿因其出色的刚性结构和比2D Ruddlesden-Popper(RP)钙钛矿更优越的环境稳定性而成为新兴的光伏材料。在本文中,我们采用3-(氨甲基)吡啶(3AMPY)作为二价层间间隔物,以减轻铅的毒性并探索更具潜力的DJ替代品。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无铅DJ钙钛矿(3AMPY)(MA)3M4I13的光电和光伏性能,其中中心金属考虑用Ba、...
-
-
2025.04.02
022025.04
生物材料与电子器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益生菌载药系统治疗纳米塑料相关肠道损伤的研究成果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特别是来自食品接触材料的塑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会破坏肠道屏障,使胃肠道系统更容易受到炎症和感染。尽管研究者对利用益生菌缓解纳米塑料相关的肠道损伤已达成初步共识,相关理论仍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据,阻碍了益生菌疗法进一步发展。近日,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材料与电子器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4.3)在线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Probiotics Mitigate Gut Barrier ...
-
-
2025.03.17
172025.03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Materials Today》上发表环糊精聚合物在固相(微)萃取的应用进展成果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材料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Materials Today》(IF =21.1)发表题为《A review of cyclodextrins polymers in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的重要研究综述,为复杂样品预处理技术带来新突破。该研究聚焦于CDs聚合物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通过优化合成方法和解析吸附机制,推动其在食品、环境和生物分析中的高效应用。化学化工学院2024博士研究生王迎迎为第一作者,...
-
-
2025.02.28
282025.02
生物质废弃物定向制备多功能碳材料研究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期生物质废弃物定向制备多功能碳材料研究团队在化工三大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上发表题为“Preparation of magnetic biochar towards efficient tetracycline and hexavalent chromium removal: Harnessing seawater mineral for encapsulating and impregnating nano-iron oxides”的研究论文。我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何凯丽和2024级博士研究生郭梓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蒋鸿儒副教授和黎吉辉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磁性生物炭因其功能基团、...
-
-
2025.02.20
202025.02
荧光以及化学发光探针团队在《Green Chemistry》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期,荧光以及化学发光探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Green Chemistry上发表题为“Green and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symmetrical and unsymmetrical difluoromethylated diarylmethanes via a direct bisarylation strategy enabled by an HFIP–B(C6F5)3 adduct”的研究论文。我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欣娣为论文第一作者,李金山副教授、贾春满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氟元素在调节分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