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研究
-
-
2023.12.25
252023.12
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上发表最新海水淡化盐回收技术研究成果
近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工程技术一区Top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IF = 8.6)发表题为《Study of direct drinking water production and sea salt recovery from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based on MWCNTs》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魏伟杰为论文第一作者,海南大学高助威副教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万武波副研究员、海口经济学院何晶晶讲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
-
2023.11.30
302023.11
化学化工学院迟伟杰教授在国际TOP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综述文章
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镜(SMLM)在生物学和化学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团作为SMLM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获得超分辨率荧光图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自发闪烁荧光团的研究极大简化了实验设置,延长了SMLM成像时间。为了支持这一重要发展,本综述提供了2014年至2023年自发闪烁罗丹明染料发展的全面概述,以及分子内螺旋环化反应的关键机制。该工作将有助于加速超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发展。 研究人员首先回顾了多种自发闪烁罗丹明类染料的发展以及重要应用;...
-
-
2023.10.20
202023.10
周阳教授课题组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发表最新NO 可控释放研究成果
近期,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周阳教授课题组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付昆教授和美国密西根大学Mark Meyerhoff教授共同在中国科学院1区国际权威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影响因子:8.025)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Controllable Release of Nitric Oxide from an Injectable Alginate Hydrogel” (可注射的海藻酸盐水凝胶可控释放一氧化氮)。海南大学为第一单位,海南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郑光斌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
-
2023.10.16
162023.10
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油水分离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人类活动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含油废水,因此,高效油水分离方法备受关注。近年来,特殊润湿性材料因其环保、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在油水分离领域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相关领域发表多篇国际高水平论文,在超疏水微孔通道结构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1) 2022年4月25日,在材料科学领域学术期刊《Surfaces and Interfaces》(中国科学院二区,IF=6.2)发表了海南大学化工学院高助威副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
-
2023.10.16
162023.10
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上发表最新光热驱油技术研究成果
近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工程技术与化学化工领域一区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 15.1)发表题为《Super-hydrophobic graphene-based high elastic sponge with superior photothermal effect for efficient cleaning of oil contamination》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亓欣雨为论文第一作者,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往往伴随着化学腐蚀性和复杂的作业环境,...
-
-
2023.09.25
252023.09
高新培教授团队在Green Chemistry发表聚离子液体固体电解质界面研究论文
当前,电化学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为主,但其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寿命、锂钴金属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峻,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应用领域,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探索后锂时代的储能体系。受益于高安全性、锌储量丰富、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优势,水系锌基可充电电池(AZBs)作为具有广阔前景的储能系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锌阳极的修饰是提高AZBs循环寿命的关键之一。为了解决锌阳极存在的枝晶、腐蚀等问题,...
-
-
2023.09.25
252023.09
高新培教授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凝胶传感器研究论文
多功能柔性传感器在仿生机器人、健康监护、智能假肢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多数柔性传感器往往对多种环境变化信号具有交叉敏感性。这使得它们只能在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的实验室中发挥作用,而难以在实际的日用情境中提取出真正需要的信号。实现复杂信号的解耦合,提升柔性传感器对多种环境变化信号的分辨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推动柔性电子设备走出实验室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诸多信号耦合间,温度波动与机械形变的信号耦合是最普遍也是最难以避免的。...
-
-
2023.09.19
192023.09
黄玮副研究员团队《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最新成果
杂臂星形聚合物(Miktoarm star polymers, MSPs)又称μ-star聚合物,是一类两种及其以上的聚合物臂组成的星形拓扑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此类聚合物是高分子物理性质研究的理想模型之一,它具有明确的空间结构、较高的支化密度和超低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在溶液中的动态力学尺寸更小,具有溶液和本体黏度低等特性。重要的是,通过改变功能化聚合物链的化学组成,能够赋予MSPs一系列可定制化的物理化学特性。但是,如何可控地制备目标组分的MSPs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
-
-
2023.09.13
132023.09
陈铁桥教授团队本科生研究小组在国际Top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陈铁桥教授团队在国际Top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发表题为“Palladium-Catalyzed Decarbonylative Annulation of 2-Arylbenzoic Acids with Internal Alkynes toward Phenanthrenes”的研究成果。海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党琪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020级本科生陈佳妮、李天保为论文的共同作者,刘龙讲师和陈铁桥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羧酸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
-
2023.09.11
112023.09
田新龙教授团队在ACS Nano发表研究论文
近期,田新龙教授团队在《ACS Nano》(IF =17)发表题为“Multi-metallic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bifunctional oxygen electrocatalysis”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李瑞松为论文第一作者,吴道雄副研究员和田新龙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金属空气电池具有最大的理论比能量,在双碳背景下有望实现高比能的电化学储能体系,但受限于材料体系的创新与反应机理的阐释,真正走向产业化还需解决很多科学与技术问题。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