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研究
-
-
2024.09.05
052024.09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上发表石油炼制化工领域石油焦综合利用研究论文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工程技术一区Top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发表题为《Efficient oil–water separation of petroleum coke/melamine sponge for the topic of taking from the oil and using for the oil》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魏伟杰为论文第一作者,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石油焦作为石油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可再利用废料,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光热性能,...
-
-
2024.09.05
052024.09
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潘莉莎教授团队 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潘莉莎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7.7,中科院1区TOP)上公开发表题为“Continuous preparation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of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nano-zinc oxide/additives antibacterial non-wovens”的研究论文。无纺布是指由化学纤维材料粘合制备而成的外观与功能接近织布的纺织品,具有制备方便,透气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土工布、...
-
-
2024.09.05
052024.09
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潘莉莎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潘莉莎教授团队在建材领域国际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IF=7.4,中科院1区TOP)上公开发表题为“What are the mechanisms of functional monomers’ effect on air entrainment of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s in cement paste and mortar?”的研究论文。清水混凝土是指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可应用于现浇建筑和预制装配式等结构中。清水混凝土集结构和修饰为一体,...
-
-
2024.08.23
232024.08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能源材料先进制造与应用创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环境/能源材料先进制造与应用创新团队与厦门大学白华教授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A robust polyaniline hydrogel electrode enables superior rate capability at ultrahigh mass loadings》的研究论文。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璐以及2022届硕士研究生艾智婷为论文第一作者。超级电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成为备受关注的储能装置。然而,高能量和功率密度要求电极材料具备高质量负载,...
-
-
2024.08.13
132024.08
海南大学能源/环境材料精准设计和功能开发团队Angew Chem研究论文
新型螺烯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实现高效光捕获和有效能量转移螺烯(Helicenes)作为一类具有独特折叠骨架的π共轭化合物,尽管其主链的结构变化范围很广,但如何将螺烯整合到聚合物主链中,构建结构明确的π结构是螺烯材料进展的关键。共价有机骨架(COFs)可以通过拓扑图进行分子设计,并通过聚合反应进行综合控制而形成结晶多孔聚合物,具有明确的多边形骨架和排列有序的孔。过去十年的化学进展极大地扩展了单体的范围,从简单的苯基衍生物到各种具有复杂骨架的π...
-
-
2024.07.29
292024.07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椰壳生物质油水分离材料研究论文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 = 12.2)发表题为《Biomass-activated carbon-based superhydrophobic sponge with photothermal properties for adsorptive separation of waste oil》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何兰为论文第一作者,化学化工学院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目前,越来越多的含油废水排放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
-
2024.07.29
292024.07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上发表新型油水分离吸附剂研究论文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建筑与建筑材料期刊一区Top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发表题为《Superhydrophobic sponge with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for continuous and efficient oil-water separation in harsh environment》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何兰为论文第一作者,化学化工学院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含油化合物对水体的污染正在增加,因此新型油水分离吸附剂正在不断发展。...
-
-
2024.07.03
032024.07
计算化学及分子构效关系团队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理论计算研究论文
最近,基于二维层间阳离子交替钙钛矿(ACI)作为吸光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超过18%的光电转换效率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ACI材料中铅元素的潜在毒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降低这种材料的毒性已成为研究热点。采用环境友好金属替换/掺杂ACI材料中铅元素是发展无毒/低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吸光层的重要策略。本研究采用锗(Ge)替代二维ACI GA(MA)3Pb3I10钙钛矿中的铅元素,设计了系列少铅/无铅钙钛矿材料。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锗/铅比例对材料几何结构、...
-
-
2024.06.14
142024.06
海南大学姜忠义教授团队AFM:基于多巴胺自聚强化表面偏析法制备抗污染聚偏氟乙烯膜用于油水乳化液分离
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由于其纳米级的孔隙结构,具有成本低、节能、操作简单、环保等优点,是处理各种油水乳化液,特别是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油水乳液的理想方法之一。然而,在油水乳化液分离过程中,油滴与膜表面的相互作用会使油滴在膜表面吸附聚集,导致严重膜污染,膜的渗透通量急剧下降。膜污染一直是制约膜分离技术应用的瓶颈。受自然界超亲水表面的启发,通过制备具有亲水性表面的膜材料,在水化层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作用下,...
-
-
2024.06.04
042024.06
超薄二维材料的能源/环境可见光催化应用团队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论文:镍介导的级联活性单元光催化甲苯氧化
C-H键的选择性活化并氧化生成有价值的含氧产物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反应过程中C-H键或O2的活化问题,对于活性氧物种在活性组分间的传递过程关注较少。而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往往是分散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活性氧物种的传递效率,这是抑制催化性能提升的关键之一。 图1.论文发表截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在单层的Bi2WO6纳米片中原位掺杂Ni,创制空间相连的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LPs)和不饱和W级联活性单元(CA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