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研究
-
-
2025.01.14
142025.01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用于重金属离子传感器的荧光共价有机框架研究进展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化学工程领域一区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 13.3)发表题为《A review of fluorescent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heavy metal ion sensors》的综述文章。化学化工学院王迎迎博士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离子已成为对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威胁。荧光共价有机框架 (FCOF) 是有机聚合物,...
-
-
2024.12.26
262024.12
陈铁桥教授团队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陈铁桥教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IF = 7.1)发表题“Acid/Iodide Cooperative Catalysis for Highly Chemoselective Esterification of Unactivated Tertiary Amides via Electrophilic N-C(O)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为Szostak Michal教授和陈铁桥教授。 酰胺作为自然界和合成领域中广泛存在的基本结构单元,在生物、化学、材料等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酰胺键的高共振稳定性和空间位阻,...
-
-
2024.12.26
262024.12
陈铁桥教授团队在Chemical 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陈铁桥教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Chemical Science》(IF = 7.6)发表题“Site-Selective Decarbonylative [4+2] Annul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Terminal Alkynes by C-C/C-H Activation Strategy and Cluster Catalysis”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岑梦洁为论文第一作者,陈铁桥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萘环骨架分子是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和材料功能分子的关键单元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和材料等领域。因此,...
-
-
2024.12.23
232024.12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Carbon》上发表光热驱油领域碳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碳材料领域TOP期刊《Carbon》(IF = 10.5)发表题为《Silane grafted graphen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coated non-woven fabric for photothermal driven high viscosity oil-water separation》的研究论文。化学化工学院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油类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油水分离技术往往面临分离效率低、耗时长、成本高,...
-
-
2024.12.12
122024.12
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用副教授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1区 IF=13.3)发表自给式高级氧化成果
全球范围内的水污染问题对环境与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在多样化、小规模、分散式水体(如偏远地区、应急场景、户外取水点)中,如何实现高效、便捷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成为科研界与产业界共同关切的热点课题。海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刘用副教授提出一种全新策略,研发出一种自给式光催化海绵装置,可在现场使用时通过水触发凝胶转变,直接激活高级氧化过程并同步实现光热界面蒸发,为分散型水污染治理提供解决方案。如图所示,...
-
-
2024.12.10
102024.12
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吸附与催化材料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 = 12.2)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期,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吸附与催化材料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Vacancy-rich NiFe-LDH/carbon paper as a novel self-supporting electrode for the electro-Fenton degradation of polyvinyl chloride microplastics”的研究工作。我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源为论文第一作者,杨玮婷研究员、钟海红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冯拥军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随着全球塑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塑料废弃物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挑战之一。...
-
-
2024.12.03
032024.12
膜科学与膜技术团队在《Desalination》(IF = 8.3)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姜忠义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工程技术一区Top期刊《Desalination》(IF = 8.3)发表题为《Cyclodextrin tuned interlayer spacing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for efficient dye/salt separation》的研究论文。姜忠义教授和刘亚楠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因其规则的纳米孔结构、高孔隙率和化学稳定性,在各种化学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自上而下的方法中,自组装形成的COF膜,理想情况下应通过COF纳米片之间的互连孔隙,...
-
-
2024.11.20
202024.11
计算化学及分子构效关系团队在《Biomaterials》上合作发表研究论文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非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前景。细胞焦亡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细胞内容物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并引起炎症反应,为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迄今为止,焦亡诱导剂大多是从化疗药物进化而来的,如阿霉素和拓扑替康。然而,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副作用以及无法控制的焦亡诱导方式阻碍了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因此,设计一种更有效、非侵入性的焦亡调节剂以提高肿瘤治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
2024.11.18
182024.11
海南大学曾潮元课题组Coord. Chem. Rev: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食品检测的最新设计策略和应用
近日,海南大学曾潮元课题组和山东理工大学舒伟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中科院SCI化学大类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20.3)上发表题为“Recent design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small molecule fluorescent probes for food detection”的综述论文。该论文就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真实食品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详细梳理了近年来应用于真实食品样品中的荧光探针研究进展,系统分类和总结了金属阳离子、...
-
-
2024.11.18
182024.11
环境/能源材料先进制造与应用创新团队在放射性碘的捕集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院环境/能源材料先进制造与应用创新团队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 IF = 23.2 发表题为《Biocarbazoyl-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highly efficient capture of iodine and methyl iodide》的学术论文,我院胡慧副教授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肖松涛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2021级硕士研究生杨嘉鑫为论文第一作者。 开发具有优异放射性碘化物(主要是分子I2和有机CH3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