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研究
-
-
2024.10.10
102024.10
海南大学曾潮元课题组Food Chemistry:食品中手性氨基酸的快速检测
氨基酸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除甘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都有手性,并以L型氨基酸或 D型氨基酸形式存在。大自然中氨基酸主要以L型氨基酸构型为主,L型氨基酸中有一类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不能由人体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通过食品摄入提供。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些处理方式会对食品中的氨基酸构型和含量产生影响,导致L型氨基酸发生消旋反应产生D型氨基酸。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氨基酸构型和含量来判断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是否规范。...
-
-
2024.09.29
292024.09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Fuel》上发表催化裂化(FCC)工艺颗粒磨损与故障诊断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工程技术一区Top期刊《Fuel》发表题为《Properties analysis of catalyst particles during stripper distributor fault in industrial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催化剂磨损是催化裂化(FCC)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的颗粒磨损将会威胁FCC装置的稳定运行。本研究讨论了某工业催化裂化装置汽提分布器故障,...
-
-
2024.09.14
142024.09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Energy》上发表石油炼制化工领域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论文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工程技术一区Top期刊《Energy》发表题为《Effect of regenerated standpipe flow pattern on catalyst transport in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再生立管是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中催化剂循环回路中下行路线的组成部分,用于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之间输送催化剂。本研究测量了某1.0 Mt/a FCC装置再生立管的压力,...
-
-
2024.09.10
102024.09
计算化学与分子构效关系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合作发表研究论文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且难以治愈的炎症性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近年来,光热治疗和荧光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疾病诊疗中展现了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如何开发适合生物医学光学窗口的染料用于实时诊断和高效治疗,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发了系列不对称花菁染料(Cy-Mu-7 系列),其吸收波长在590 nm到860 nm之间可调,并且具有近红外区的荧光发射。计算化学揭示染料的吸收波长与其基本能隙成指数关系,...
-
-
2024.09.05
052024.09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上发表石油炼制化工领域石油焦综合利用研究论文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工程技术一区Top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发表题为《Efficient oil–water separation of petroleum coke/melamine sponge for the topic of taking from the oil and using for the oil》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魏伟杰为论文第一作者,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石油焦作为石油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可再利用废料,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光热性能,...
-
-
2024.09.05
052024.09
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潘莉莎教授团队 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潘莉莎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7.7,中科院1区TOP)上公开发表题为“Continuous preparation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of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nano-zinc oxide/additives antibacterial non-wovens”的研究论文。无纺布是指由化学纤维材料粘合制备而成的外观与功能接近织布的纺织品,具有制备方便,透气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土工布、...
-
-
2024.09.05
052024.09
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潘莉莎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潘莉莎教授团队在建材领域国际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IF=7.4,中科院1区TOP)上公开发表题为“What are the mechanisms of functional monomers’ effect on air entrainment of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s in cement paste and mortar?”的研究论文。清水混凝土是指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可应用于现浇建筑和预制装配式等结构中。清水混凝土集结构和修饰为一体,...
-
-
2024.08.23
232024.08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能源材料先进制造与应用创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环境/能源材料先进制造与应用创新团队与厦门大学白华教授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A robust polyaniline hydrogel electrode enables superior rate capability at ultrahigh mass loadings》的研究论文。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璐以及2022届硕士研究生艾智婷为论文第一作者。超级电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成为备受关注的储能装置。然而,高能量和功率密度要求电极材料具备高质量负载,...
-
-
2024.08.13
132024.08
海南大学能源/环境材料精准设计和功能开发团队Angew Chem研究论文
新型螺烯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实现高效光捕获和有效能量转移螺烯(Helicenes)作为一类具有独特折叠骨架的π共轭化合物,尽管其主链的结构变化范围很广,但如何将螺烯整合到聚合物主链中,构建结构明确的π结构是螺烯材料进展的关键。共价有机骨架(COFs)可以通过拓扑图进行分子设计,并通过聚合反应进行综合控制而形成结晶多孔聚合物,具有明确的多边形骨架和排列有序的孔。过去十年的化学进展极大地扩展了单体的范围,从简单的苯基衍生物到各种具有复杂骨架的π...
-
-
2024.07.29
292024.07
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椰壳生物质油水分离材料研究论文
近期,石油化工多相分离与安全技术团队高助威副教授课题组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 = 12.2)发表题为《Biomass-activated carbon-based superhydrophobic sponge with photothermal properties for adsorptive separation of waste oil》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何兰为论文第一作者,化学化工学院高助威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目前,越来越多的含油废水排放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